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05.8萬輛和1406.6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4.2%和5.6%,銷量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個百分點。6月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9萬輛和227.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8%和4.8%,高于上年同期增速。
中汽協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增速有所減緩,銷量增速小幅提升,產銷增速略高于協會年初的預期。
分車型來看,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85.4萬輛和1177.5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2%和4.6%。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今年1-6月乘用車零售增速明顯好于去年同期,體現出國內汽車消費的頑強增長特征。”
6月當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3.1萬輛和187.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和2.3%。需要注意的是,乘用車產量明顯高于銷量,且已連續四個月出現產大于銷的情況。
商用車銷量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產銷分別為220.4萬輛和22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4%和10.6%。其中,客車產銷分別增長5.2%和2.8%;貨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9.9%和11.5%,半掛牽引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0.8%和17.2%。
新能源汽車繼續高速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3萬輛和4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4.9%和111.5%。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6萬輛和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7%和42.9%。
崔東樹表示,在乘用車總體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后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新能源乘用車3月補貼政策明朗后的銷量暴增到5.57萬臺,4月進一步拉升到7.2萬臺,5月拉升到9.2萬臺,6月回落到7.17萬臺,但相對于去年6月的平緩走勢,今年6月補貼下調后走強力度很猛,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明朗后的階段性發展動力較強。
今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6月12日開始新的補貼政策生效。入門級A00級電動車補貼大幅降低,因此3-5月的A00級增長很強。從6月的新能源汽車產銷表現看,A00級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環比5月銳減60%以上,高續航里程的A0級電動SUV車型占比明顯提升,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20%。
長城證券分析師孫志東指出,新能源汽車未來呈現高端化和全球化兩大趨勢。財政補貼政策傾向于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倒逼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外資可在中國設立獨資新能源汽車企業,這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全球化。新能源汽車內部也出現結構分化的現象,市場份額將不斷向技術儲備完善和產品力強勁的龍頭廠商集中。(完) 返回中國金融信息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