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日本、英國和中國的經濟增長,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4月18日,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IMF預期,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3.5%,快于1月時預期的3.4%;同時將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從1月份時的6.5%上調至6.6%,并預計中國2018年增長6.2%。
據媒體報道,IMF首席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稱,上調中國增長預期,主要是認為,強勁的信貸增長和公共投資將有利于達成增長目標。但IMF在報告中同時提醒,考慮到資源錯配以及短期信貸增長過快,對中期風險應保持警惕。
同時,IMF稱,表現持續疲弱的發達經濟體料將受益于全球制造業和貿易從去年夏季開始加快的周期性復蘇。
IMF將英國2017年增長預測從1.5%上調至2%,其稱,英國公投退歐的負面影響需要更長時日才會變成現實。
至于美國,IMF保持其2017年增長預測在2.3%不變,但與2016年的1.6%增幅相比有較大提升,2018年預測保持在2.5%不變,這部分歸因于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減稅并增加政府支出的預期。IMF還將日本2017年經濟增長預測從0.8%上調至1.2%。
不過,IMF同時警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恐將令經濟全面復蘇停頓。
IMF首席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稱:
雖然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遭遇上調,但重大下行風險仍籠罩著中期前景。其中,突出的威脅是轉向保護主義的趨勢,這會引發貿易戰。主要在發達經濟體中。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后自2010-2011年復蘇以來增長放緩、收入中位數增長緩慢以及勞動力市場結構性錯位等因素,導致各國容易形成對零和政策方法的支持,而這些政策方法可能會損害國際貿易關系以及更廣泛的多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