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欣鑫咨詢 時間:2007/11/14 8:17:15 字體:
大 中 小
近兩年來,國家先調整成品油價格,緊接著就調整天然氣價格的例子很常見。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在調整成品油價格時,也表示之后還要適當提高除用于生產化肥以外的工業用天然氣出廠價格和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以縮小天然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的差價,抑制工業項目用氣的過快增長和汽車用氣的盲目發展。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人士周二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國家發改委已于日前下發 《關于調整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11月10日起,上游油氣田供工業用戶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上調0.4元/立方米,各地可適當上調工業用和車用天然氣的銷售價格。
上海“正按要求在做”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湖北、重慶、成都等地的物價部門宣布上調了當地的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至于本市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會不會上調,如何上調?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透露,目前有部門“正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在做”。
由于各地天然氣與成品油的比價關系不一,此次各地上調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幅度也將不盡相同。記者周二從已率先對《通知》做出反應的湖北省部門了解到,湖北省物價局決定,該省城市天然氣經營公司直供的工業用(含發電)天然氣銷售價格提高0.426元/立方米,轉供其他城市天然氣公司的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提高0.40元/立方米;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統一提高到3.35元/立方米。
據悉,由于考慮到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會增加出租車和公交車運營成本,《通知》指出,此次調整影響的出租車和公交車運營成本增支部分,可采取疏導出租車運價、發放補貼等措施解決。
另外,此次氣價上調,會對本市在生產中要使用天然氣的電網企業、化工企業產生多大影響?記者經過采訪了解到,絕大多數企業目前已經對氣價調整后自身生產成本的變化進行了測算。
上海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氣價一旦上調,電網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肯定會增加,但由于目前天然氣發電僅占本市總發電量的百分之幾,所以實際影響不會很大。而浦東一家主要從事天然氣制氫的化工企業工藝部負責人則告訴記者,氣價如果每立方米上調0.4元,則該廠生產每立方米氫氣的成本就會增加大約兩毛錢。
行業“早在預料之中”
記者周二經過采訪了解到,對于國家發改委此次進行氣價全國性調整的決定,業內反應比較平淡,不少業內人士表示 “此次調價早在預料之中。”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楊宏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國家先調整成品油價格,緊接著就調整天然氣價格的例子很常見。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在調整成品油價格時,也表示之后還要適當提高除用于生產化肥以外的工業用天然氣出廠價格和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以縮小天然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的差價,抑制工業項目用氣的過快增長和汽車用氣的盲目發展。所以,此次的氣價上調“很正常”。
此外,從國際大環境來看,油價一度逼近98美元/桶,而天然氣氣價僅為8.33美元/MMBTU,折合當量油價48.31美元/桶,全球氣價上漲成短期趨勢。楊宏指出,由于在我國天然氣的市場化程度偏低,終端用戶主要還是國有企業,所以一直以來國內天然氣對工業出廠價明顯偏低,大多集中在0.6~1.1元/立方米之間,而目前廣東等地陶瓷商用氣已高達3.4元/立方米。巨大的反差,很容易挫傷天然氣開發商的投資熱情,而從財務上看,國內管道運營商也由于成本上升而面臨收益率下降、保本甚至虧損的格局。
國金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劉波認為,上月底成品油價格調整時,天然氣氣價全國性上調的信號已十分明顯,但若出廠價相應上調0.1元/立方米,顯然超過了發改委不超過8%的文件規定。由于國內天然氣管網主干線大多掌控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上調管網對工業終端銷售價,可避開發改委對出廠價約束的文件。成都上調工業用氣價格,顯然也為上游氣價上浮預留了空間。
據劉波介紹,目前我國天然氣產量550億立方米左右,預計2010年產量將達800億立方米,市場缺口600億立方米,2020年市場缺口將達1000億立方米。預計三大石油公司運作的LNG、土氣東送、俄氣南送等,可滿足國內的需求。而國際氣價明顯高于國內,因此,國內氣價上揚是長期趨勢。
部分省市已率先調價
湖北省:直供工業用(含發電)天然氣銷售價格提高0.426元/立方米,轉供其他城市天然氣公司的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提高0.40元/立方米;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統一提高到3.35元/立方米;
重慶市:工業用天然氣銷售價格上調0.424元/立方米至1.667元/立方米;
成都市:工業用戶天然氣銷售價格上調0.43元/立方米至1.66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