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天然氣千里直供
7月11日,山東國資委發布公告稱,中石化即將開工投建一條從榆林至濟南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加上現有管道,每年將鄂爾多斯3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直供山東。
作為江北第二大天然氣市場,山東省一直是三大石油巨頭爭奪的焦點。中石化在山東苦心經營多年、投巨資布設了較為完備的輸氣管網,卻始終受制于氣源供給不足;中海油和中石油借機從海陸長驅直入,但卻因管網布設較少而受限。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石化氣源短板的補齊,中國三大能源巨頭在山東市場的角逐將進一步激化。
2007年7月11日,山東省國資委發布消息,中石化即將投建榆林-濟南天然氣管道項目,將鄂爾多斯天然氣直供山東,項目總投資80億元,一期投資58億元,途經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四省,全長1100公里。
根據項目部公布的工程進度,截至7月10日該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全面進入施工準備階段,預計2008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產。
中石化與山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合資成立、負責天然氣經營銷售的山東實華公司楊先生告訴記者,“項目工程部已于半年前組建完畢,榆林—濟南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建成最多可從鄂爾多斯每年調運30億立方米天然氣。”
事實上,中石化拿出80億投建這條千里管線卻為無奈之舉,因為中石化與山東當地都飽受“氣荒”之苦。在濟南占有一半份額的港華燃氣公司的企業傳訊部主任李靖表示,“由于氣源供給不足,目前公司23萬客戶中只有不到4成能使用天然氣。工業和商業用戶更是受到限制。”
一直以來,山東作為長江以北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區域,也是中石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兩大市場之一。截至2006年底,中石化過去5年內已經先后在山東投建了總共近13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總投資高達26億元,在山東形成環狀輸氣管網。
中石化原本以為較為完備的天然氣管網建成將使其牢牢掌控山東市場,卻沒想到正是因為供氣不足、氣源不穩卻給老對手——中海油和中石油以可乘之機。
由于中石化氣源供給不足,市場競爭的宿敵——中石油和中海油在山東的供氣項目卻頻頻獲批。2004年上半年,中石油與山東濟南、濟寧、泰安、臨沂、德州等市簽訂了供應天然氣協議。據中石油有關人士透露,中石油將冀寧聯絡線山東段作為依托,同時向兩側延伸、輻射,目標直指山東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膠東半島。
與此同時,中海油悄然在海上登陸。早在2001年中海油就籌劃開發渤海天然氣資源,并從龍口登岸為煙臺、青島供氣。此外,中海油已開始在山東沿海城市籌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目前已進入論證階段。
“2008年榆林—濟南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建成,將在亞洲最大的鄂爾多斯天然氣田資源與山東之間建立一條直供管道,它既能徹底化解多年來困擾山東‘氣荒’現象,也將極大地鞏固中石化在山東的優勢地位。”山東實華公司楊先生如是說道。
山東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已成為江北第二大天然氣市場,到2020年前山東全省的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每年80億到100億立方米。更重要的是,山東省位于中石化與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頭勢力范圍的“結合點”,山東市場占有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巨頭們在全國市場的角逐。
在“2007年山東省天然氣供氣計劃”中,2007年中石化將向山東省供天然氣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億立方米,增長幅度高達40%。
“鄂爾多斯氣源直供山東,雖然不能徹底突破三大巨頭間割據界限,但卻對于緩解山東當地的 ‘氣荒’大有裨益。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石化投建榆林-濟南天然氣管道項目也是資源的次優配置。”山東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由于前期中石化在山東有著獨一無二的天然氣管道布局優勢,2008年上述項目的建成也將打破現有三足鼎立的格局。